全国服务热线  全国服务热线:  400-0453-088    
登录 | 注册  

探秘雪域高原,赴一场朝圣之旅——大昭寺、布达拉宫

牧羊人
评论次数:0 0 浏览次数:3394 发布时间:2019/08/25

雪域高原、圣城拉萨、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、美丽的圣湖、庄严的寺庙……,这些充满诱惑的字眼儿,吸引着无数朝圣者和游客的目光。怀着一颗探秘的心,终于踏上这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,跟随狼图腾团队去探秘雪域高原,赴一场朝圣之旅。

8月1日我们踏上西行列车,当行进在“神奇的天路‘’——青藏铁路时,沿线的风光就已令人无限向往了。绵延不断的雪山、蜿蜒曲折的沱沱河、可可西里辽阔的大草原、蓝天白云、成群的牛羊……由我国科学家研究建设的世界铁路建筑史上的奇迹——青藏铁路,解决了高原冻土这一世界性难题,还考虑到生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因素。它的开通是以汉族筑路工人的血汗和生命为代价,既方便了铁路沿线人们的生活和出行,又加强了民族融合。现在,内地越来越多的游客也更方便踏上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,揭开它神秘的面纱。

8月3日晚,我们抵达圣城拉萨,经过一夜修整,开启我们的神奇探秘和朝圣之旅。8月4日,我们一早来到拉萨最著名的大昭寺,开始听领队休哥为我们讲述佛国故事。大昭寺前,映入眼帘的是成群的信众,一个高大的铜铸炉子里,正冒着用松柏树的枝叶烧出的灰。休哥介绍说:在西藏有烟供、水供、灯供、花供等多种供佛法。我们看到的是烟供,旁边的屋子里是灯供。大昭寺被视为西藏的眼睛,传说中由山羊驮土而建的寺庙,见证过西藏历史的兴衰演变。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,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。它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,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,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。大昭寺位于拉萨最繁华的商业街——八廓街的中心,是青藏高原最古老的寺院,它融汉、藏、尼泊尔、印度建筑艺术精华于一体,雄伟壮观,建于公元7世纪中叶松赞干布时代。今天恰逢藏历六月初四,是佛祖释迦牟尼初转法轮的日子。正门进大昭寺后沿顺时针方向进入一宽阔的露天庭院,这里曾是规模盛大的拉萨祈愿大法会的场所。因为是藏历六月初四,庭院里正在由高僧和喇嘛们诵经举行庆祝。继续听休哥为我们讲述:公元七世纪,17岁的松赞干布作为第32代(也有说33代)藏王(藏族称赞普),统一了雪域高原,建立了西藏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——吐蕃王朝。当时在西藏有16000年历史的原始教派苯教势力对政权的影响很大,松赞干布就想引入佛教代替苯教。当时,世间有三件宝贝代表佛教的最高境界,就是由佛祖生前亲自加持并开光的8岁、12岁和25岁等身像,见到这几尊等身像就如同见到佛祖本人一样。当时以吐蕃的国力,完全可以以兵力抢来,但那违背了佛教普渡众生,慈悲为怀的初衷。于是,松赞干布就听取大臣的建议,采取联姻的办法将佛祖的等身像请来。当时,佛祖的25岁等身像在印度,据说根本无法挪动,而8岁等身像在尼泊尔,12岁等身像在唐朝,这就有了松赞干布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的故事。

大昭寺最早不是寺,藏语叫“惹萨”,是山羊驮土的意思,拉萨以前也不叫拉萨,藏语是佛菩萨的土地之意,后来逐渐演化成为人所共知的拉萨,所以拉萨是圣地。现在的大昭寺是由五世达赖喇嘛时期不断扩建,经过1300多年的修建,才有了今天这样的规模。现在的大昭寺主殿4层,上覆金顶,辉煌壮观,既有唐代建筑风格,也有尼泊尔、印度的特色,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貌。大殿内正中供奉着文成公主由长安带来的唐太宗所赠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,两侧配殿供奉着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、尼泊尔尺尊公主等人的塑像。四周走廊和殿堂绘满藏式壁画,有历史人物事迹和神话故事,长近千米。寺内还保存有自7世纪以来西藏的各种经典、档案等珍贵文物。藏族人民有“先有大昭寺,后有拉萨城”、“去西藏没去大昭寺,等于没去过西藏”之说。大昭寺的门向西开(尼泊尔),小昭寺的门向东开(唐朝),是两位公主各自来的方向。

大昭寺,这座藏、汉、尼泊尔与印度艺术的结晶,之所以能历经上千年而依然保存完好,除了藏族民众对它的顶礼尊护以外,还有一个重要原因,就在于它那超然的地位,无论是哪个教派都在这里有一席之地,在历史上无论哪个教派占据主导地位,大昭寺都会得到特别的礼敬。

雪域圣殿布达拉宫,离天最近的宫殿,它的雄伟壮观令人无比向往,但是它的海拔高度却让很多人又望而却步,此生能来看看布达拉宫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愿望。8月4日下午,怀着无比神往和激动的心情,我们来到了布达拉宫广场前,布达拉宫这座屹立千年的宫殿俯视着众生。广场西面的道路有三座白塔,南北拉萨药王山与布达拉宫所在红山原为一体,公元8世纪,赤德祖赞迎娶了大唐金城公主。金城公主将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佛像,迎请到大昭寺主殿,在红山和药王山之间修造了称为“巴嘎噶林”的三座大白塔。两山之间的谷口为一座底部带通道的白塔,形成进入拉萨城的门户。1904年英国侵略军就是从中间的白塔通道开进圣城拉萨的。20世纪60年代拉萨扩建,拆掉了佛塔,几十米宽的交通干道在此通过,从此拉开了两山的距离。1995年修建布达拉宫广场,恢复“巴嘎噶林”三座古老白塔,昔日的过门塔又被复建在原址,既方便交通又维系了神山的脉络,也成为布达拉宫雄伟建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。

走在宽阔的布达拉宫广场上,远眺布达拉宫,惊叹于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,它是拉萨的标志性建筑。布达拉宫被誉为世界十大土木建筑之一”,它是藏族古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,它是集宫殿、城堡、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,也是西藏最庞大、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,依山垒砌,气势雄伟,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精华之作,是第五套人民币50元背面风景图案。儿子开玩笑说:到过50元背面了,呵呵。

“布达拉”是普陀山之意,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。松赞干布被喻为观音菩萨转世,由他开始兴建布达拉宫,因此布达拉宫意为“佛教圣地”。曾经盛传的布达拉宫是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,其实不尽然。另一方面,松赞干布是将吐蕃的政治中心从山南移至拉萨,那时布达拉宫相当于一个办公场所。现在所见的布达拉宫是17世纪以后,公元1642年,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命令在红山上重修观音菩萨道场——布达拉宫,于三年后(1645年)清顺治二年,完成现在看到的白宫部分。1690年,五世达赖圆寂八年后,摄政王桑杰嘉措开始在白宫中央位置修建红宫,当时动用七千多名工匠,历时四年完成。如此经历代达赖1300多年的不断修建,而得以成为今天这般雄伟面貌。

布达拉宫是西藏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,主体为白宫和红宫,白宫是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动的地方,红宫是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和各类佛殿。主要殿堂有达赖灵塔殿、东大殿、西大殿、日光殿、坛城殿、极乐宫等数十座,融合了藏式古建筑艺术与汉式造型的技巧,是汉藏文化融合的结晶。布达拉宫由山上的宫殿群、山前的方城和山后的龙王潭花园三部分组成,占地约41公顷,高115米,共有13层(大昭寺提过,藏族喜欢单数),沿之字形台阶上行,有三百多级台阶。1961年3月,布达拉宫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;1994年12月,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“世界文化遗产名录”;2013年1月,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。

我们沿着之字形台阶上行,白色的布达拉宫的墙壁,被称为世界上最甜蜜的墙壁,它是用牛奶加蜂蜜、白糖、石灰混合后,上面泼下面刷成的,加入牛奶是为了增加白度,墙壁都是由义工粉刷的。这时回看对面,哇!远处可清楚看到大昭寺的金顶,整个拉萨城尽收眼底。因为内部不允许拍照,我们就只管听和看。

一直向上爬楼梯,边走边看边听休哥介绍。白宫的五层以上都是生活和办公用房,最顶层是达赖的寝宫“日光殿”。是十三世和十四世达赖的寝宫,也是他们处理政务的地方。殿内包括朝拜堂、经堂、习经室和卧室等,陈设均十分豪华。在介绍历代达赖喇嘛时,休哥还特意介绍了九世到十二世寿命都没超过22岁,九世只活到11岁、十世活到22岁、十一世活到18岁、十二世活到20岁,都是花季少年啊他们都是政教权力斗争的牺牲品。

接着去法王洞,这是最早松赞干布生活和修行的地方,一进门的左手边墙壁上,一半黄一般红,中间仅一条竖线之隔就跨越一千多年,从公元七世纪的松赞干布到公元十七世纪的五世达赖,看着那堵墙,我仿佛穿越时空跨越了千年。

向上攀登前往红宫,这里主要是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和各类佛殿,有存放五世、七世至十三世达赖喇嘛法体的共8座灵塔,其中以五世达赖喇嘛灵塔为最大。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纯金打造,耗用黄金将近四吨,灵塔周围还镶嵌数万颗各种宝石,其它灵塔也都价值连城。布达拉宫应该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宫殿了!在红宫最西和最后是十三世达赖的灵塔殿。1933年,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。人们认为他的政绩可与五世达赖相比,因而灵塔的规格应与五世达赖的不相上下。1934年,十三世达赖灵塔殿开始动工,3年后落成。它是布达拉宫迄今为止的最后一座建筑,仅比五世达赖灵塔低0.86米,所用黄金达590公斤,珠玉宝石遍缀塔身。一至四世达赖的灵塔,在哲蚌寺和扎什伦布寺。九世和十三世达赖的灵塔因在修建暂不开放。与松赞干布一样,历代的达赖喇嘛也都被看做观世音菩萨的化身,历代达赖喇嘛都有供后人观瞻礼拜的灵塔,唯独没有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灵塔,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?

五世达赖喇嘛于1682年圆寂,当时的摄政王桑杰嘉措为了巩固地方政权和修建灵塔,封锁了消息长达十五年。1697年,门巴族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,已14岁的仓央嘉措被选为转世灵童。少年仓央嘉措被迎请进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,开始了六世达赖的曲折生涯。据史料记载,一方面仓央嘉措是西藏地区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和宗教领袖,另一面又被说成是离经叛道、沉溺于男女之情的破戒僧。当时的拉萨城流传一种说法:每当夜幕降临时,仓央嘉措就会化妆独自去和他的情人幽会。正如他的诗中写道:

住在布达拉宫,

我是雪域最大的王。

流浪在拉萨街头,

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。

我想仓央嘉措的内心一定并非没有矛盾,他在诗中写道:曾虑多情损梵行,

入山又恐别倾城,

世间安得双全法,

不负如来不负卿。

尘世毕竟没有双全法,诗人达赖坐床后的十年,受难于西藏地方势力政教斗争,仓央嘉措被冠以耽于酒色,不守清规戒律的罪名遭废立,解送北京。此后,他的行踪更加扑朔迷离,种种传闻让人很难信服。在他的诗歌中让我们去寻找他生命最后的轨迹:从布达拉山顶上,

圣心所化光辉照四方,

我身化作一贤者,

到藏地的北方再北方,

为度无祜苍生离孽障。

也许只有走出布达拉宫,走向广大世间,他才能完成普渡众生的宏愿。

提到仓央嘉措感慨多了点,把视线拉回来,休哥提醒我们看布达拉宫的金顶,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统一雪域高原,当时是要用武力征服的,所以最早布达拉宫的金顶上都是刀、剑、矛等各种武器。到五世达赖施行政教合一重修布达拉宫时,才改为吉祥八宝。以前屋顶曾遭到过雷击,因此现在金顶上都装上了避雷针。布达拉宫墙壁上的红墙领是用柽柳枝叫白玛草,秋天晒干,去梢剥皮,用牛皮绳捆扎成拳头粗的小捆儿,整齐堆在一起,然后层层夯实用木钉固定,最后染上喇嘛红。白玛草墙的作用,可以把建筑物顶层墙面砌薄一些,从而减轻墙体分量。如果哪里坏了,还可以抽出来再换一捆儿插进去,这样真是很方便又保持了通风效果,真是独具特色的藏式建筑风格。

13层因承重较大不开放。在12层中间天井可以观看布达拉宫金顶,天井四周有一层黑色帘幕,这也不是一般的帘子,防雨不防风,它是用牦牛毛制成的。掀开帘子七个金顶耀眼夺目呈现眼前,真是叹为观止!

布达拉宫这座离天最近的雄伟宫殿,从五世达赖后,历代达赖喇嘛都进行了不同规模的修建,才形成今天的经堂、宫殿、灵塔俱全的完整宫堡建筑群。1989年,中国政府拨款5300多万,进行全面大规模维修,历时五年。这既是我国政府对宗教信仰的重视和尊重,又是加强民族团结的有力证明。它见证了历史兴衰的演变,留下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,指引着无数信徒传承信仰,泽被后世。

发布评论
上一页 1 下一页

我的订单

微信客服

Q Q 客服

微信公众号